山竹风来,凤凰花开,又是一年一度的新生季。9月17日上午,学院在502会议室举行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郑冰冰主持会议,我院名誉院长、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学院党政领导、教职工和全体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首先,覃红霞副院长介绍我院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和党政管理人员,展现了我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接着,别敦荣院长作开学致辞。他首先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对2018级全体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以《论语·为政》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引,点出了致辞主题“从心所致,至真至善”,他认为“从心所欲”的意思是“想心之所想,做心之所乐,成心之所愿”。他从“从心所欲,梦之所至”、“从心所欲,志存高远”、“从心所欲,享受学术”三个方面畅谈我院的发展历史以及40年发展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希望同学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打好学术功底,潜心高等教育学问,同时要学会苦中作乐,保持对快乐体验的敏感,享受学术旅程中点点滴滴的快乐。他希望同学们从心所欲,至真至善,不负韶华,为以后人生的上升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10年、20年后,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研究者、倡导者和领导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新一代学术领军人才。

随后,王洪才副院长向新生们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他指出,硕士生在选择导师时不要操之过急,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博士、硕士在选课时要适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深度学习而不是浅层学习;鼓励Ed.D.和Ph.D.积极投稿参加每年的博士生论坛;今年年底我院要主办一个以高等教育学为主体的研究生论坛,他希望大家关注消息并积极参与筹备工作。

教师代表邬大光教授向新生们提出要做高等教育的“真人”。厦门大学林文庆在就任校长当晚的学生座谈上说,“要把厦门大学办成‘真的非伪的、生的非死的、实的非虚的’大学”,由此,邬大光教授呼吁新生要做高等教育的“真人”。他认为高等教育的“真人”是动真感情,下真功夫,长真本事,找真问题,创真思想,有真勇气。现在做一个真人很难,大学就是要培养“真人”。真实的普通人比所谓的成功者更加成功。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当“人”和“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真人,也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真正繁荣。

老生代表2017级硕士研究生赵祥辉从“我院环境怎么样”“学院师资怎么样”“人才培养质量怎么样”介绍了“老生视角”下的学院概况。他真诚地对新生说,如果新生们想“鱼跃于阔海,鸟飞于苍穹”,那么选择厦大、选择教研院,是正确的选择。同时,他认为研究生期间应该具备为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赤诚红”;解决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泥土黄”;煮酒论剑高教的“青翠绿”;要做敢于直面“黑与白”的真猛士,实现研究生生活的“五彩缤纷”。

硕士新生代表王鹏娟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年轻的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研究生三年要做到学本领,长见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大格局;最后要学会奉献和服务。

Ph.D. 新生代表廖霞谈及自己读博的感受。她说,也许是每一位同学对未来的博士生活满怀感恩和期待,所以不免担忧自己是否资质有限?担忧自己所做研究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担忧是否自己具备宽阔的思维和视野?同班同学中有的辞去高薪工作,有的放下依恋不舍的孩子,有的走出原来的领域跨上高等教育研究之路,因此大家都十分期待自己能够学业有成,成为合格、成熟的高教研究者;期待自己关照现实,做有意义的研究;期待自己有足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为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Ed.D. 新生代表王健以“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又将如何去做?”发问,谈新生要“挑战自我,敢于追梦”。他说,正如别敦荣院长所言,学术研究可以让我们年轻,而潘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年轻”意味着我们要怀揣梦想,规划未来,明确成长的方向;意味着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知;意味着要走出安逸,不断地爬坡,挑战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同时,要继承传承“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厦大精神;继承弘扬厦大教研院的高等教育研究传统,倍加珍惜学习机会,转变新角色,融入新生活。

会后,潘懋元先生与博士新生举行了专门的座谈,就博士新生们如何选课、如何展开今后的学习和科研,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新学期已经到来,2018级新同学将带着美好的愿望,以最饱满的激情去迎接新的挑战!至此,我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圆满结束!
(图/文:黄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