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做研究高等教育的“得道真人”:在教研院新生入学式的发言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8-09-18

做研究高等教育的“得道真人”

——在教研院新生入学式的发言

2018.9.17

邬大光

各位新同学: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别院长、郑书记在给我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他们却说:是不是您已经习惯了以校长的身份讲话,现在已经不会以教师的身份讲话了?我知道他们是在将我,在给我“下套”。但认真一想,别院长、郑书记说的也有道理,对我而言,以教师身份发言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了,是否还保持教师的本色,只有讲了才知道。故接受了这个“考试”。今天既然是以教师的身份发言,就得讲真话,做真人,教师不讲真话是会害死人的。所以,厦大首任校长林文庆在1921年7月14日任职的当天晚上,在与学生座谈时就说,要把厦门大学办成“真的非伪的、生的非死的、实的非虚的”大学。由此,想到了“做高等教育研究的得道真人”这个题目。

一、什么是真人?

在古代和现代关于真人有不同的解释。在古代,真人是指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真人一词最早出于”春秋战国《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汉代的淮南王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说:“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在古代,如果某人被封为真人或得道真人,那是对该人学问的最大认可,如唐代的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皆被封为真人。此外,还有得道真人,如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皆为得道真人。

古代的真人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在现代,真人就是指敢于对社会、对自己,对自己内心敢于追问的人,是敢爱敢恨的人,是敢担当能担当的人。今日研究高等教育就需要真人。

二、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真人?

我认为应该有如下特征:动真情感,找真问题,创真思想,长真本事,有真勇气,下真功夫。

1.动真情感

为什么要把真情感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情感就是爱,是至深的爱,就像两个人终身厮守的爱一样。对高等教育研究有情感太重要了,没有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情感就没有真正的高等教育研究,就无法成为研究高等教育的真人。情感是研究的内在动力,情感是创新的源泉。有的人为科学家而生,有的人为画家而生,有的认为音乐家而生。我们就应该是为研究高等教育而生。在座的同学可能还记得在你们面试的时候,我经常会向你们提出相同的题目:你为什么要读高等教育学的博士?我就是想考察你们是不是为高等教育学而生?我才不相信对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研究没有感情的人,可以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找真问题

找问题是需要眼光的,真眼光包括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在这里,关于历史的和现实的我就不展开了,就讲讲关于未来的。大家还记得前不久的5月17日,教育研究院举行40周年庆典,当时潘懋元老师在讲话中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我记得有这样一段描述:“人工智能(AI)要改变未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研究高等教育的人要有所准备。”当时听了潘老师的讲话,我还有些不以为然。前几天我去外地出差,就碰上了机器人送水的事,事后,写了一条微信,微信是这样写的:

今晚住某宾馆,因有朋友来访,故给宾馆客服中心打电话,再要两瓶纯净水。不一会,门铃响了,告知水已经送到门口。开门一看,是个机器人来送水。可我就是不知如何把水取出来,没有办法,只好再给客服中心打电话,询问如何取水?待放下电话,出门取水的时候,机器人说:我要走了,我想把它拽住都拽不住。机器人边走还边说:给我个好评吧!没有办法,只好再给客服中心打电话,最后一位服务员送来了两瓶水!没想到在宾馆已经有了机器人服务?真是未来已来。

现实中的高等教育问题很多,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可以说比比皆是。可是为什么有人看不到?我认为是惯性所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无法察觉的惯性,如思维的惯性、学科的惯性、研究范式的惯性等。在今天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 “泛化”或“异化”研究现象,也可称之为剑走偏锋的现象。我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可以剑走偏锋,但我们厦大教育研究院不应该剑走偏锋,应该走进主流,引领主流。我想起了潘老师95岁在济南大学讲的一番话:

我最初提倡高等教育研究,就是基于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我感受到第一线的教师对高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诉求。可是现在做此类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少,都去研究那些“高大上”宏观叙事问题去了。高等教育研究也需要回归初心。

3.创真思想

创真思想就是要求真学问,真学问就是道。在古代,真人是与道联系在一起的,东汉的魏晋在《洞元自然经诀》曰:“道言: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既然古人已经说了真人与道融为一体,那么,当我们用真人来要求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时,就要明白什么是高等教育之道?高等教育之道,有来自书本的,有来自实践的;有来自西方的,有来自中国的;有来自历史的,有来自现实的;有来自师傅的,有来自个人感悟的。我始终认为个人的感悟最重要,只有个人的感悟才能形成高等教育思想,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之道。你们来到教育研究院读书,就是学高等教育之道,把握大学之道。毕业之后,再去布道。这时候你们布的就是真正的高等教育之道。

说到创真思想求真学问,以及学道和布道,批判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厦大教育研究院读书,就是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敢于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质疑,也要敢于给你们授课的教师提出质疑。待你们毕业时,如果没有形成批判性思维是不够的,是不合格的。今天,你们坐在这里,表明已经上了研究高等教育的快车道,在这个快车道上,速度慢了是不行的,是要被落下的。

4.长真本事

有真本事的人就是指高人,在古代称之为“得道真人”或“真命天子”。我想你们投奔到教育研究读书,恐怕都想成为研究高等教育的“得道真人”。应该说我们教育研究院已经培养了一批得道真人,但还不够,远远不够。前几天,我参加某大学的60周年校庆,在晚宴上介绍一位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时,有一位校长小声地说:我怎么不认识他?我听了之后,内心在想:看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影响力还不够,还缺乏得道真人。

当下高等教育理想似乎很超前,但现实很骨感。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有许多现实的高等教育问题,我们还无法回答,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还无法深入到每个管理者和教师的骨髓里,也无法转换成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产力。长真本事,需要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真问题,知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水平和真阶段,你们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真方法。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做高等教育研究,就是要解决好鸟和枪的关系,鸟就是问题,枪就是方法。有鸟无枪不行,有枪看不到鸟也不行。有的同学说,我鸟和枪都有,就是姿势不对。我说姿势不对,就是思维的惯性使然。

5.有真勇气

有真勇气就是有讲真话的勇气,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现在才明白,难见真的人。”现在做一个真人很难,大学就是要培养真人,而不是培养“单面人”或“两面人”。这里所说的“单面人”或“两面人”,其实就是假人,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成名成家,名利双收,但不一定是真人。在我看来,行政职务的高低并不代表真,光环的多少也不代表真,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者。而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在我看来比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更加成功,就是我经常说的:普通人也是精英。

6.下真功夫

教育研究院叫高教所的时候,办公地点在囊萤楼,同学们都知道,在厦门大学有许多让人不敢懈怠的楼名,如映雪、勤业等。在我读书的时候,潘老师就经常告诫我们“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关于下真功夫的大道理我就不展开了,只是请你们切记:不下真功夫,我们老师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前不久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位博士生进行课程汇报时,被我发现有偷工减料行为,被我识破后狠狠地批了一顿,在他后面发言的同学见此情景,只好主动坦白自己也有此类行为。我之所以讲这件事,就是要告诉你们下真功夫!

同学们:在教育研究院的教师队伍当中,有天尊真人,有得道真人;有大真人,有小真人。真,真的很重要!真是实,真是本,真是根。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质,是一种风骨,是一种文化。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当人和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真人,也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真正繁荣。

祝同学们学有所成,将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真人!这就是我作为一位老教师对你们的期待!谢谢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