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项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正式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我院3项成果荣获二等奖。
获奖成果《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为邬大光教授、李文博士共同撰写的论文。该文基于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调查,从师生线上教学准备、教学平台支撑、教学平台的技术服务、学校提供的线上服务、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对认识和把握我国高校在线教学特点、推动数字化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获奖成果《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研究》为史秋衡教授独立撰写的专著。该书从高等教育的功能、劳动力市场、利益相关者等多种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高等学校的设置基准、发展定位、准入及退出机制、办学质量标准等多方面,构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特征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这些研究对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获奖成果《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实践》是别敦荣教授独立撰写的专著。该书包括总序、第一编“现代大学制度原理”、第二编“现代大学制度实践”等内容,在系统梳理总结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演进、典型模式及主要特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内涵、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和对策。这些研究对厘清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奖项。自1995年该奖设立以来,我院共21项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项。此次3项成果获奖,既是三位教授潜心研究、多年积淀的结果,也是厦门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展望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打造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加强有组织科研,为我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厦大力量。
(文字: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