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是学术夏令营的特色活动之一,目的在于带领营员体验厦大教研院独特的沙龙文化,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研讨交流、批判辩驳的魅力。7月8日晚,我院第八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营员相聚“云上”,以特殊方式参加了副院长王洪才教授学术沙龙夏令营专场。本次沙龙专场面向全体营员征集汇报者,收到的32份汇报申请主题鲜明、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涵盖了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显示出营员高度积极的参与热情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经王洪才老师审阅,从中挑选3名同学作为汇报人,向营员们展示研究成果。

图1部分营员沙龙汇报申请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郑州大学的李瑞同学,报告题目为《学业挑战视域下高水平大学本科生合理增负研究》。报告内容首先以大学生合理增负、提高学业挑战度为背景展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Z大学大二至大四学生进行调查,提出淘汰“水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建议。夏令营学员围绕数据分析、维度构建、样本选取、学习动机等问题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点评环节,点评人就“合理”的标准、增负的内涵、研究工具的选取等提出了改进意见。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刘子绮同学,报告题目为《追求深度教学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报告首先阐释了深度教学的内涵、特征,论证了如何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落地深度教学,提出包括愿景引导、支持系统、学习研究以及实践反思的措施。在讨论环节,营员们关注的问题包括深度教学的目标群体、打破教师间的壁垒、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困境等。在点评环节,点评人提到,报告中还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没有解释清楚深度教学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能够得到完善。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孙玛媛同学,报告题目为《疫情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育发展进程》。报告围绕什么是智慧教育,为什么推广和发展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基于疫情对智慧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等四部分展开。最后举例厦门大学在智慧教育方面的举措,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汇报结束后,夏令营学员围绕数据支持、学生学习注意力、个性化教学、家庭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点评环节,点评人指出,报告内容与题目有些许脱节,概念界定有些不严谨,报告中的关键词较多,不易让人理解,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注意这些问题。
在夏令营活动过程中,营员们也积极参与,纷纷就汇报人的研究内容提出了自身的问题和疑惑,并与汇报人展开了交流,营员们的讨论直指核心问题,针对性强,思考深入,同时也不乏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洞见,在活跃了沙龙氛围的同时,也推动相关研讨走向深入和具体,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自己有所启发,受益匪浅。

图2沙龙专场营员报名提问


图3沙龙专场营员感受
最后,王洪才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他首先对三位报告人带来的精彩而具有启发性的分享表示了肯定,紧接着对三位同学的报告分别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提到,第一位同学的报告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而第二位同学的报告理论性强,融会贯通,值得继续深入挖掘,不足之处在于与现实需求有些脱节,第三位同学的报告是围绕热点话题展开的跨学科研究,虽然缺乏一些文献支撑,但基本问题的表述较为清晰。最后,王老师高度肯定了夏令营学员在此次沙龙中的表现,并且对大家的积极参与表达了感谢,同时也预祝夏令营同学在接下来的线上夏令营活动中过得愉快,顺利通过考核。
(2020级硕士生 王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