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关于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的通知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5-06-27

 

 

为做好我院招收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及厦门大学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报名通知。

一、招收类别和专业

招生类别

招收专业

硕士推免生

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发展与治理、比较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

博生

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发展与治理、比较教育学

 

二、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诚实守信,学风端正,身心健康,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

3.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

4.对教育学有浓厚的兴趣,有志于教育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

5.有望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

6.英语水平良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或TOEFLGMATGREIELTS任一项考试成绩达到总分的60%及以上。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流程

1.71日至75日,申请人可登录厦门大学推免生管理系统(https://ssyjsbm.xmu.edu.cn/),填写有关信息、提交预报名申请并上传附件材料,上传附件材料后表示报名申请成功。

2.待教育部开通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后,所有申请我院,且通过我院考核并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系统中进行报名确认,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收、确认我校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网上录取程序,否则申请视为无效。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提交以下书面申请材料:

1.《厦门大学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申请表》(通过厦门大学推免生管理系统生成,并按照申请表要求由院系负责人签字和加盖公章、在申请人签字部分由本人手签,复印件无效)。

2.身份证原件。

3.学生证原件。

4.个人陈述。

5.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1份(含学业排名证明,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公章,复印件无效)。

6.外语水平证明或外语资格考试成绩单原件。

7.两位副教授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信。

8.能够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其它材料。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或承担的课题等)和获奖证书者,请提供复印件。如申请者在报名资料中提供了公开发表的论文,请同时将其中一篇代表作电子版(word版)以姓名+2026年预报名申请为邮件主题,发送至edushiru@stu.xmu.edu.cn

请将以上材料按照1-8项顺序整理成一个PDF文件(不超过10M)上传报名系统。

网上申请确定完成后,请按上述报名材料清单顺序装订成册,通过顺丰(指定,不接收其他快递公司)向我院寄(送)上述报名材料,信封注明厦大教育研究院2026年预报名申请字样。其中,身份证、学生证、外语成绩证明、获奖证书和科研成果提交复印件。申请材料邮寄截止日期为75日(以发件邮戳为准),逾期未寄送材料的,视为放弃报名。

若申请者通过我院的审核,请来我校报到时随身携带以上②③⑥⑧申请材料原件并交给研究院,查验后退还给申请者。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黄宜弘楼)216

邮编:361005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592-2189510

四、其他事项

1.我院将根据学科特点和相应培养要求,结合申请人的报名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择优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入围考核通知拟通过邮件发送。收到通知的申请人根据我院安排参加考核,未入围考核的申请人不再另行通知。

2.具体考核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3.本报名通知如与上级部门和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不同,以上级部门和学校相关文件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部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陈老师

电话:0592-2189510

邮箱:rnchen@xmu.edu.cn

学院网站: https://ihe.xmu.edu.cn/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