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张荣校长在教育研究院40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8-05-30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5月的风,如诗人的笔;5月的阳光,如画家的油彩,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多姿多彩,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我校教育研究院40华诞。在这个美好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对各位来宾、校友和朋友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长期以来对学校和教育研究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为教育研究院和教育学科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教育学科是厦门大学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优良的传统。1921年,校主陈嘉庚先生抱着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理念,创办了厦门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就设立了师范部和教育学科,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厦门大学为福建省和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师,教育学科功不可没;1954年,因全国院系调整,教育系改名为教育学教研室。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教育学科教师,留在学校开始着手研究高等教育;文革结束后,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厦大的教育学科也犹如久旱逢甘霖,1978年5月,在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建立了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后更名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今天的教育研究院。

历史证明,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高等教育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潘懋元先生曾经提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发展,又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既受到教育对象身心特征的制约,又引导和促进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厦门大学发展教育学科的初心就是为了发展和培育高等教育研究理论和实务人才,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教育研究院4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方面为我们作了很好的注解,这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成就斐然,教育研究院培养了高等教育界众多杰出的学者,造就了一大批高校、政府、行政部门优秀的领导;同时体现在学科建设硕果累累,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还在此基础上获批建设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这同样体现在社会服务方面,教育研究院始终瞄准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重点,在应用型高校建设,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制度改革,“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分类指导,中外合作办学,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内部发展重大主题上,开展了很多前瞻性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咨询作用,并入选2017年度中国智库,为此陈宝生部长特加以勉励:努力把教育研究院建设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研究机构和国家智库,为繁荣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学校正深入开展“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国家赋予厦门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厦大人在新时代报国之志的使命担当,更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时代命题。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承担新使命,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具备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做不出的责任感。

我们每个人的任期,甚至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教育的事业是永恒的。教育学科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公共治理学科群中重要学科方向,我希望教育研究院,抓住大好发展机遇,继往开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努力培养一流人才。教育是千年大计,大学之道,不仅在于传承文明,更在于塑造灵魂,开启梦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适应教学对象,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保障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努力建设一流团队。一流人才队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要将资源投入优先聚焦在人身上。要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围绕学科发展主攻方向,以国家级平台为支撑,进一步整合力量,优化布局,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第三,努力做出一流贡献。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标志是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贡献,当前在国家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性影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成为世界教育中心,能够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引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这一核心要求,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在服务中提升实力,在贡献中不断壮大,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教育研究院40周年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祝教育研究院的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