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潘先生、尊敬的张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院友:
大家上午好!
在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浓墨重彩书写好教育系统奋进之笔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母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40周年华诞。这不仅是母校的40周年华诞,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华诞,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华诞,是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界的盛大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全体院友,向母院表示热烈祝贺!向培养和抚育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敬爱的潘先生和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改革开放大潮涌动,厦大高教所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应运而生,紧跟改革开放步伐,与时俱进,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中心。我国大学中的院系数不胜数,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高于教育研究院者当不在少数,但就一门学科的开创、建设和发展而言,就对国家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的贡献而言,该无有出其右者。
40年来,教育研究院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面举旗帜、把方向、强内涵,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在人才培养方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第一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和造就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队伍。在服务国家重大高教改革决策方面,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社会责任,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决策服务。在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研究院直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研究、科举学与考试制度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奠基性、领先性科研成果。我们为母院自豪!
40年来,我们这些学生仰望星辰,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接受高等教育学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培养,在这里感受大师风采,探究学术奥秘;在这里立鸿鹄之志,学君子之风;在这里以囊萤精神精神求真知,长才干。几年之后,我们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星星之火,母院把我们播撒在四面八方,成就了全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成就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伟大事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能成为潘先生的学生,成为母院的院友,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享受着母院的恩泽而奋斗,我们沐浴着母院的光辉而成长。我们是教育研究院的孩子,先生用教育大爱培养了我们,让我们亲身经历和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伟大和崇高。
世上热爱万千种,唯有教育爱最高。教育的伟大之处就是精神、文化、思想和爱的传递,它把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人类之爱的火炬代代相传,照亮一代一代人的人生之路。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先生和老师们赋予我们学术生命和文化生命乎。我们感恩先生,感恩教育研究院,感恩敬爱的老师们。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弘扬敢为人先的事业开创精神,敢坐冷板凳的自信、淡定和坚韧的学术精神,以及大爱无私的教育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切实履行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为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奋力前行。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是经历坦途还是坎坷,母院永远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仰望东南,母校激励我们做南方之强和世界之强,囊萤楼虽已易主,但囊萤求学精神永远鞭策我们。东村9号虽不复存在,但它夜里的橘色灯光已成为永恒,永远照亮我们前行。母院、母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沿着先生和母院开创的高等教育学术事业,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不辜负高等教育研究这项伟大的事业。
祝愿教育研究院发展越来越好!
祝愿潘先生身体健康、永葆青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