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下午,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挂职)、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渊教授为福建省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综合研修班授课,主题为“从一流线上课程到翻转课堂教学再到教学创新比赛”。

李渊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鼓励学员边教学边创新,并提出教学创新的“六个举措”。第一,在课程思政方面,紧密结合科学精神、国家安全、人文精神、大国工匠和创新精神等五种时代元素进行全过程思政融入。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面向新工科的内容重构。通过理工思维交叉、前沿技术方法、人文实践应用、新兴产业转换等思路,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第三,在教学资源方面,开发教学“四类资源”,持续建设迭代更新。第四,在教学平台方面,创新教学环境,信息平台赋能。联合企业,自主开发元宇宙教学平台,让学生沉浸式学习。第五,在课堂教学方面,创建面向建筑类新工科的“O-PIRTAS”教学模式。第六,考核评价方面,多元评价体系,促进高阶发展。评价是教学改进,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紧接着,李教授介绍了智慧教学的“六个方面”:GIS+智慧教学。在知识图谱上,支持内容重构,GIS系统性知识。他强调需要重新设计知识图谱,将知识模块化,促进学生从动脑、动手到动心的持续学习。在人工智能上,支持个性化学习,GIS学习助教。思考AI如何助力教师生成教学课件,生成测试?如何辅助创造?如何促进个性化学习?在元宇宙上,支持沉浸体验,场景感知。元宇宙需要突出时空观、师生观、内容观和实践观。在新形态教材上,支持立体资源,GIS案例数据。在虚拟教研室上,支持多师参与,GIS教学团队。李教授强调知识创新不是源于一门课程,鼓励学生了解其他课程。在产教通识上,联动企业,跟企业合作。“AI+X”微专业是跨界学习的表现,深受学生的欢迎。
最后,李教授基于自身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教创赛的获奖经历,向学员分享“六个建议”:注重积累、强化创新、高度凝练、全身心投入、团队协作、保障政策。
据悉,李渊教授主要从事GIS+(建筑、规划、遗产、旅游、人文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致力于教育模式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联合创新型企业全新开发了元宇宙科研与教学平台。2022年被评为高校GIS创新人物,202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一等奖。

(图文:曹春玉、杨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