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贾积有│数智化转型赋能大学教学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4-06-21

2024年6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贾积有教授为福建省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综合研修班的学员授课,主题为“数智化转型赋能大学教学”。

专家介绍:贾积有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学院(2015)和香港公开大学(2017)客座教授、香港教育大学(2023、2024)访问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等。受邀百余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报告科研成果、在国培等全国和省市级教师培训会议上作报告。主持和参与二十多项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撰写或者主编汉语、英语、德语专著七本,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重要会议等场合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百余篇。荣获十多次国内外教育和人工智能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奖项。

贾积有教授首先分析了传统大学教学的特点,近年来数智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推动数智化转型政策文件,他表示高校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贾教授提出要想实现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是基本保障和有力支撑,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是关键。基于此,他提出大学教学的数智化转型方向之一就是混合式教学,并一一列举了设计PPT、设计作业和测试题目、评判学生作业、修改学生课程论文、释疑解惑等多个教学实例,演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创新教学形式,全面展示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实践效果。他强调,大语言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应用,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和兴趣,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在总结中,贾教授表示,高度负责的教书育人态度和行动,加上数智化技术的支持,才能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可,也是取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教育问题。他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数智化转型的实践和探索,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文:刘卓、杨斯诗)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