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课程组召开教学研讨会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0-04-30

2020年4月29日上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课程组组织线上教学研讨会,就本单位课程组阶段性评估情况、下阶段工作计划和改进措施,开展交流研讨,推广经验、固化成果,营造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推进课程组建设。会议由林敏老师主持,院党委书记郑冰冰、副院长王洪才教授、副院长覃红霞教授、教学秘书郑雯倩及多位课程组骨干教师、助教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林敏老师汇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课程组阶段性自评报告》。报告中,她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现有建设成就、创新点、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2020年度课程建设计划:完善线上教学与现场互动体验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金课;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投入度;培养和发展专业化教师队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郑冰冰书记指出,课程组成员应发挥不同身份的力量和特长,例如教育研究院的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提供偏理论层面的支持,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学院辅导员则提供案例支持。她还建议,进一步凝聚合力,汇聚各个学院心理教育背景的人员力量,壮大课程组构成。

王洪才副院长认为应当建立更高层次的课程组。他认为,编辑系统的教材是课程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证明,因此课程组要以心理健康课为支点、队伍建设为核心,自立更生为主、吸引外援为辅,建设一支核心教研队伍才能更有底气、让组织更有吸引力,得到滚动式前进。

郭建鹏教授针对课程建设现有问题,提出对课程队伍建设的建议以及未来建设目标。第一,可以由教育研究院的教师为主,保证核心力量的基础上,再招募一些对该课程改革感兴趣的外院教师,建设一支核心的教研团队。第二,建议未来可着眼于完善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材料,设计更加丰富的慕课课程,一方面作为课程的保障,另一方面争取线上线下混合省级精品课程立项。

文静副教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她认为,目前教师队伍大多数教师没有专业临床心理学背景,应该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更多地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给予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正向积极引导,在问题解决层面进行指引工作。

信息学院蔡胜男老师就规划网课时间、考察学生出勤等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她建议,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设置问答环节,以此来加强师生互动。她还提到,开学初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结合课程主题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建议可以推广这一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至此,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课程组线上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

(供稿人:林孟圆、张晶晶)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