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下午,厦门大学高教讲座在教育研究院502教室开讲。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作题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双一流”建设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刘振天书记、王洪才副院长、覃红霞副院长等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别敦荣院长主持。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柔性电子(包括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能源电子和纳米电子)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博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六次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成果曾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黄维院士从观天下·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大学问·横空出世莽昆仑、他山石·天下同归而殊途及策方略·兵以正合以奇胜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双一流”建设的思考。黄维院士首先指出,当今高等教育之大格局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高等教育之差序格局的背景下产生的。回顾世界中心的迁移历史可以发现,高教中心、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迁移决定着世界中心的变迁。在中国能否成为下一个世界中心这一问题上,黄维院士持非常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他认为,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之变化和中国大学格局之变化,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长期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型期,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要思变求变,以变应变;以变制胜,以变图强,而不能被学科排名和大学排行榜所绑架。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要通过“双一流”战略指引,强化质量,鼓励特色发展。接着,黄维院士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发展经验。他指出,两所大学锐意改革,聚集全球人才,投入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人为本,唯才是举,通过师资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科研教学国际化等全球战略实现了世界领先的跨越发展。最后,黄维院士认为,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光靠理念,更要靠实践,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球化。
黄维院士的讲座立意高远,磅礴的诗词、详实的典故穿插在其观点阐述中,精彩且发人深思。刘振天书记总结道,黄维院士是著名科学家、管理专家,同时,黄院士极具人文素养,对诗词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也颇有造诣。今天的题目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讲座娓娓道来,既涉及他的学科背景——柔性电子,又阐述了他对“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思考,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2020级硕士生毕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