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硕导
电子邮箱:hongzhizhong@xmu.edu.cn
教育经历
2002-2006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
2006-2011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2009-20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工作经历
2011至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副教授
2020-2021 挂职厦门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副主任
2022-2025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课程教学与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主持课题
1.学习素养导向的本科学业评价制度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国家一般)
2.高校基层教研室组织重建与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
3.中美两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研究课题
4.民办高校办学现状和对策研究,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5.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6.建立集团教研制度的实践研究,委托课题
7.学校课程建设与能力提升研究,委托课题
8.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新教师支持体系建设研究,委托课题
发表论文
1.洪志忠,许靖雪.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共同体要素与典型组态.高等教育评论,2024,(02).
2.洪志忠,王怡雯,王玉梅.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的进展与趋势.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02).
3.洪志忠,程菁菁.核心概念视域下的美国本科STEM课程设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4.洪志忠.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20,(19).
5.洪志忠,别敦荣.学习素养视域下的大学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20,(06).
6.洪志忠.学习素养:风险社会中的教育诉求.大学教育科学,2020,(03).
7.洪志忠.论大学二级院系的战略发展规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3).
8.洪志忠.大学课堂变革中的学习转型.中国高教研究,2019,(06).
9.洪志忠.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大学教育科学,2016,(03).
10.洪志忠.课程变革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提升.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01).
11.洪志忠.高校教研组的历史与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12.洪志忠.今天如何看待“学生中心”?.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
13.洪志忠.制度视角下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基于北京高考新方案的解读.教育学术月刊,2014,(11).
14.洪志忠.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复杂性和动力结构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4,(04).
15.柯政,洪志忠.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理解——基于对132位中学高级教师的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16.洪志忠.批判教育研究的原旨、演展和社会权力架构.全球教育展望,2011,(02).
17.洪志忠.美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我国的启示.当代教育科学,2010,(24).
18.洪志忠.美国学生学业成就质量监测:NAEP的经验.全球教育展望,2008,(06).
19.洪志忠.建立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科学教师培养机制.福建教育,2024,(37).
20.洪志忠,余增弦.培育教师科学精神,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教师,2023,(07).
21.洪志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回归教育常识.福建教育,2023,(19).
22.洪志忠.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落地的助推器.新教师,2022,(09).
23.洪志忠.高质量建设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福建教育,2021,(52).
24.洪志忠,刘曦东.为学习增值:新时代中小学作业的质量观.福建教育,2021,(31).
25.洪志忠,王怡雯,许苹.正视平凡,回归人的教育.福建教育,2021,(17).
26.洪志忠,王晴.加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供给能力建设.福建教育,2020,(43).
27.许真真,洪志忠.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样式——校本中草药文化特色课程创设实践与优化评析.福建教育,2020,(40).
28.郭耀梅,洪志忠.春风化雨育桃李格物致知立家风——“淳风”特色课程的创设实践与优化评析.福建教育,2020,(27).
29.叶人奇,洪志忠.童年不应错过的“童话”——校本特色童话课程的创设实践与优化评析.福建教育,2020,(18).
30.林彤,洪志忠.立军魂,育全人——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的军魂教育特色课程.福建教育,2020,(14).
31.洪志忠.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德育的内涵.福建教育,2020,(12).
32.洪志忠,董芬.道德领导: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福建教育,2019,(47).
33.洪志忠,李虹瑾.让“家乡味”香飘校本德育课程.福建教育,2019,(08).
34.洪志忠,李虹瑾,许苹.教师自我认同:意义与价值的探寻之路.福建教育,2018,(32).
35.洪志忠,郭瀛霞.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福建教育,2018,(28).
36.洪志忠,程菁菁,许苹.班主任幸福感提升的组织支持.福建教育,2018,(22).
37.黄金凤,洪志忠.批判性思维:走向反思性实践者的重要一环.福建教育,2017,(48).
38.洪志忠.名师工作室:区域教师永续发展的可能路径.福建教育,2017,(45).
39.洪志忠.如何避免新的“千校一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Z4).
40.曾颖,洪志忠.学会学习: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要求.福建教育,2017,(28).
41.林巧霞,洪志忠.学校自然教育的营建:诉求、困境与出路.福建教育,2017,(26).
42.洪志忠.涸辙之鲋与风起萍末.福建教育,2016,(45).
43.洪志忠.学生:赛课视阈中被忽视的群体.福建教育,2016,(Z1).
44.洪志忠.均衡发展:未完成的教育现代化.福建教育,2015,(44).
45.洪志忠,李静.学校文化建设的本位意识.新教师,2015,(07).
46.洪志忠,辛丽清.课程规划:从碎片化到有序设计.福建教育,2015,(Z6).
47.洪志忠,林萍.让视觉环境成为灵动的教育语言——从学校建筑说起.福建教育,2015,(12).
48.洪志忠.特色学校建设的改进与提升.福建教育,2014,(40).
49.洪志忠,白杨杨.走进教育的乡土中国——对农村“小班化”教育的思考.福建教育,2014,(18).
50.许苹,洪志忠.构建中学分层式家委会的思路与策略.福建教育,2014,(12).
51.洪志忠.从绩效考核走向绩效管理:教师评价的一种视角.当代教育科学,2014,(04).
52.洪志忠.教师课程意识的“三重协奏”.福建教育,2014,(Z2).
53.洪志忠,李佳.透析校长管理经验之专业表达.福建教育,2013,(44).
54.洪志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教材.中国教师,2010,(15).
55.崔允漷,洪春幸,王松元,刘伟慧,冯根荣,朱连娣,滕晓芳,闻强,陈永康,胡惠闵,郑东辉,洪志忠,王少非,朱伟强,周文叶,何珊云.有质有量,注重改进——教师绩效评价怎样才能更科学.基础教育课程,2009,(08).
56.洪志忠,童巧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课堂观察.中国教师,2008,(16).
57.洪志忠,崔允漷.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国教育报,2008-06-06(005).
58.崔允漷,洪志忠.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中国教育报,2008-05-30(005).
59.洪志忠,徐松军.爱欲的失落与文明的哀伤.现代语文,2008,(03).
60.童巧平,洪志忠.TARGET模式: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现代教育科学,2007,(12).
61.崔允漷,洪志忠等.课堂观察20问答.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62.洪志忠.《理想国》的和谐教育思想:系统论的视角.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
63.洪志忠.走向深度变革的课程实践.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64.崔允漷,洪志忠.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综述.教育研究,2007,(04).
65.洪志忠.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在杭召开.当代教育科学,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