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赵婷婷副院长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代表团出访非洲并在“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工作年会上做报告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5-07-30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婷婷教授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代表团先后出访埃及、摩洛哥。此次出访以深化“中非大学联盟”“中阿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建设为核心,聚焦“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和“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落地实践,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严纯华率团出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副秘书长、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以及赵婷婷副院长随行访问。

7月20日至22日,代表团一行拜会了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廖力强,先后访问了埃及大学最高委员会(SCU)、开罗大学和巴德尔大学,并分别与埃及大学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拉法特、开罗大学校长穆罕默德·萨米·阿卜杜勒萨达克、巴德尔大学校长阿什拉夫·穆罕默德·谢希深入交谈。交谈方一致同意依托“中非大学联盟”和“中阿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积极搭建中埃高校合作平台,聚焦数字教育资源开发、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科研、人才联合培养和师生交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访埃期间,使馆公使衔参赞卢春生,教科处段智婕、冯瑶陪同代表团参加相关访问座谈活动。

代表团访问埃及大学最高委员会

代表团访问开罗大学

代表团访问巴德尔大学

7月23日至24日,代表团在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理工大学出席“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2025年工作年会。严纯华副会长、非洲大学协会(AAU)奥卢索拉·奥耶沃勒秘书长、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在学者报告环节,赵婷婷教授受邀作了题为“从资源联通到智慧共同体:数字时代的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报告。她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实践成果为依托,结合非洲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双方合作应坚持资源适配、能力共建、生态共筑等原则,既要避免教育数字化模式的简单移植,又要超越技术输出夯实自主发展能力,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她强调,从中国的数字化实践到中非的协同探索,高等教育正借助数字技术跨越时空限制,迈向更普惠、更高质量的未来。

会议期间,赵婷婷副院长还随团参加了与世界银行非洲教育事务团队的会谈以及非洲大学协会第十六届全体大会。赵婷婷副院长的此次出访,拓展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与非洲国家的沟通交流,是教育研究院参与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

交流机制年会代表合影

与世界银行团队会谈

参加非洲大学协会第十六届全体大会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